信阳师范大学以建好用活巡察档案为抓手,围绕收、管、存、用四大核心环节完成四轮巡察资料归档,通过规范化、动态化、数据化档案管理,探索出“全程收存、精准分析、成果运用”的工作路径,构建“资料收集—问题分析—整改治理”的巡察成果运用闭环,实现巡察档案从“纸质记录”向“治理效能”的价值转化。
高效分类归档,搭建档案管理体系。信阳师范大学将档案管理贯穿巡察工作全过程,按照“系统完整、分类清晰、编号规范”的要求应收尽收,建立轮次、类别、案卷三级编号体系科学分类,既全面覆盖六大关键流程,又能实现“一案一卷”精准对应和同类材料交叉索引,准确记录巡察前中后各阶段工作情况,筑牢“可查可用”基础,让档案成为精准施策的“数据库”。
激活档案价值,精研活用数据分析。以“标准化+数字化”双轮驱动,案卷目录、关键账表证据采用电子与纸质双轨存档制,通过关键词索引、分类标签快速检索问题线索、责任主体、整改措施和进度等重要信息,为成果提取提供精准数据支撑。开展多维分析,横向梳理不同被巡察单位的共性问题,纵向对比不同轮次巡察档案反复出现的顽瘴痼疾,向深扩展、向专发力实现巡察效果最大化。
推动成果运用,赋能治理质效提升。根据档案分析结果形成巡察突出问题、共性问题等专题报告,整合相关部门联动攻坚典型、共性、反复出现的顽瘴痼疾,联合开展问题集中整治、专项治理,推动“个案整改”向“系统治理”转变。与纪检监察、财务审计等部门共享问题线索档案,以巡促治放大巡察综合监督作用,将档案信息转化为提质增效的参考依据,持续释放巡察治理效能。(信阳师范大学 黄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