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民权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强化“室组地”联动监督,会同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等单位,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排查整治活动,通过排查摸底、靶向施治、标本兼治,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更加规范有序,护航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为破解农村集体“三资”底数不清、产权不明等问题,该县纪委监委与县农业农村局统筹推动“村(社区)自查、乡镇(街道)核查、县级督查”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对辖区内农村集体经济合同进行全面排查摸底,重点排查合同签订主体是否合法、条款是否完备、履行是否到位、标的是否合规等内容。活动开展以来,累计排查各类农村集体经济合同658份,并逐一建立合同管理台账。
“针对绿洲街道办事处村级两份超长期限合同,我们创新采取‘督导提醒+法律指导+协商谈判’三位一体工作法,在20天内推动完成合同重签,使租期符合法律有关规定。”该县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介绍说。
摸清底数、建好台账,旨在精准查摆问题、系统梳理症结、有力推动整改。该县纪委监委驻县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联合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业务人员组成专业审查小组,依规依法对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的合法性、有效性进行严格审查,精确甄别出问题合同30份,梳理总结4类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整改措施。结合发现的问题,督促完善合同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等全过程监管机制,创新建立“双审备案”制度,实行“村级初审+乡镇复审”双重审核机制,严把新签合同质量关。推行“动态监管+定期抽查”管理模式,建立问题合同销号管理台账,确保整改成效经得起检验。截至目前,30份问题合同已全部整改到位,实现问题动态清零,挽回经济损失17.8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紧盯农村集体‘三资’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一体推进监督、办案、整改、治理,看好国家资产、集体财产,守护民生民利,以高质量监督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陶苗苗 吕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