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柘城县纪委监委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问题,强化系统思维,深化标本兼治,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专项整治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以有力监督守好农村集体“钱袋子”。
“我们联合财政、农业农村等涉及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职能部门,通过走访调研、梳理摸排集体合同、督促规范村务公开等方式,深入开展资金清查、合同清理专项检查。”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专项整治以来,先后对7个乡镇20个行政村进行了专项检查,发现村集体资产核销类问题11个、集体土地长期低价租赁问题8个,下发整改函7份,移送问题线索11个。
针对专项巡察、信访举报、专项监督等渠道反映出来的农村集体资金财务管理不规范、公款私存、虚报冒领等突出问题,该县纪委监委统筹监督力量,组建专项监督检查组,深入村组、农户、合作社和有关单位,紧盯异常账目等关键信息找问题、查线索,严查惠民惠农工作中存在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同时,加强纪巡联动监督,紧盯巡察反馈意见整改开展监督,通过“现场交办+限期整改+跟踪回访”机制,压紧压实主体责任。
为实现以案促改促治,该县纪委监委通过剖析个案、研判类案,找准问题症结和体制机制弊端,并通过“组组”会商、下发工作提示函等方式,推动职能部门建章立制,堵塞制度漏洞。截至目前,相关职能部门已制定《农村集体资产年度清查和定期报告制度》《农村集体资产登记保管使用处置制度》等制度机制,进一步增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和透明度。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聚焦集体‘三资’监管常态化、规范化开展专项整治,坚持办案、整改、治理一体推进,动真碰硬、精准发力,确保集体‘三资’管得住、用得好,护航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宋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