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孩子在学校吃得好不好、安不安全”成为众多家长最牵挂的事。郑州市惠济区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将监督关口前移,组建监督检查组,深入一线压责任、促落实,全力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你们食堂的食材是从哪个平台采购的?”“智能收货系统的称重数据能否实时同步至监管平台?”“餐费共管账户的每一笔支出是否有明晰的审批记录?”……
在郑州市第四中学迎宾校区、郑州市第二十中学等学校食堂,监督检查组深入后厨烹饪区、原料仓储库、餐具消毒间、食品留样柜等关键区域,通过实地勘验、现场问询、随机走访食堂员工、调阅溯源台账、交叉比对“阳光饮食信息化服务平台”数据等方式,从食材采购、验收贮存、清洗加工、烹饪制作到餐具消毒、食品留样、餐厨垃圾处理、餐费管理等各环节,对校园食品安全进行全链条“检视”。
监督的重点始终聚焦“惠济经验”,确保“一个平台+多个系统”的智慧食安管理模式真正落地见效。在学校的智能收货区,监督检查组认真观察食材验收全过程,随机抽取若干批次食材,将送货单、平台订单与智能秤实时生成的称重记录进行细致比对,严谨核验系统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坚决防范“人情验收”“数据造假”等风险,确保“阳光采购”不打折扣。在财务共管系统显示屏前,监督检查组仔细查阅账户的收支明细、审批流程和结算凭证,确认学生餐费是否全额用于食材采购和食堂人员工资,严查挤占、挪用、截留学生餐费的“微腐败”行为,确保校园膳食经费管理公开透明,全力守护好学生的“伙食费”。
“所有食堂从业人员是否都持有效健康证上岗?”“开学前的食品安全培训是否全员覆盖并考核合格?”“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是否健全并定期演练?”针对这些关键问题,监督检查组逐一询问核实,督促学校及配餐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内部管理,筑牢安全防线。
对于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个别单位存在的存货隔墙离地不规范、培训记录归档不及时、留样克重存在细微偏差等问题,监督检查组现场反馈,提出明确的整改意见和要求。
“校园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我们监督的目的不仅是查找问题,更是要压实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平台企业等各方责任,让‘惠济经验’真正成为学生碗里的热乎饭、家长脸上的放心笑。”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该区纪委监委将持续聚焦校园食品安全,紧扣秋季学期中段、末段等关键节点,适时开展“回头看”和随机抽查,对责任空转、整改不力、作风不实等问题严肃追责问责,以精准有效的监督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马荣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