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乐县委巡察办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建立“一项机制”、制作“两种手册”、制定“三个清单”,全方位做足巡前准备,为巡察工作精准发力、深挖问题、提升质效筑牢坚实基础。
建立“一项机制”,汇聚监督合力。南乐县委巡察办打破部门壁垒,实施“部门联动+清单赋能”巡前准备机制,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对接”。在每轮巡察启动前,专门向县纪委监委、组织部、审计局、信访局、督查局、统计局等职能部门发送专项函询,围绕被巡察单位政治生态状况、领导班子建设、干部履职表现、审计发现问题、信访举报线索、重点工作推进成效等关键信息,进行全面收集、系统梳理、汇总分析。通过多部门数据共享、信息互通,构建起内容详实、数据准确的综合信息数据库,让巡察组进驻前就对被巡察单位的整体情况、潜在风险、突出问题做到心中有底,有效破解了巡察“信息不对称”难题,实现精准监督。
制作“两种手册”,规范工作流程。南乐县委巡察办立足工作实际,聚焦巡察组需求,搜集整理党建工作条例、纪检监察法规、财政财务管理办法、巡视巡察工作规则等各类制度文件36项,同时总结历轮巡察中的成功经验、工作流程、典型问题表现形式、实用谈话技巧等实践成果73篇,编写《巡察工作制度汇编》和《巡察工作实务手册》,为巡察组提供明确的政策依据和制度遵循,对巡察流程、问题发现、线索处置、材料撰写等关键环节进行细化说明,为巡察干部提供了工作指南。两本手册相辅相成,既强化了巡察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又有效提升了巡察干部的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让巡察工作更具针对性、操作性。
制定“三个清单”,明确巡察重点。南乐县委巡察办在全面掌握被巡察单位情况的基础上,精准制定“政策清单、问题清单、谈话清单”,实现“带着问题去巡察”。“政策清单”梳理与被巡察单位职能职责相关的核心政策文件、上级决策部署要求,明确巡察的政策依据和监督标准;“问题清单”结合部门函询信息、历史巡察反馈问题、行业领域共性问题,梳理出被巡察单位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工作薄弱环节、潜在问题隐患,为巡察划定重点关注区;“谈话清单”则根据被巡察单位职能特点、领导班子分工、干部岗位职责,针对性设计谈话提纲,明确谈话重点、关注方向,确保谈话能直击要害、获取有效信息。同时,针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乡镇村居等不同单位的职能差异,依据“三个清单”设计差异化巡察方案,避免“一刀切”“同质化”巡察,让巡察组进驻后能够直奔主题、聚焦重点,精准发现问题、深挖根源,有效提升了巡察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精准性。
巡前筹备的深度,决定着巡察监督的力度。南乐县委巡察办通过“一项机制、两种手册、三个清单”的系统举措,持续做实做细巡前筹备工作,为每轮巡察的高效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南乐县委巡察办将继续总结经验、优化完善程序,不断提升巡前筹备的科学化、精准化水平,以高质量巡前准备推动巡察工作提质增效。(南乐县委巡察办 汪建英 薛汶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