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长垣市紧紧围绕“两个维护”根本任务,对标“四个聚焦”监督重点,在梳理巡察共性问题的基础上,结合不同领域、不同类型党组织的职能特点与风险隐患,探索制定差异化政治巡察问题清单,推动巡察监督更加精准、更有实效。
一、立足共性问题,构建清单“基准线”
政治巡察本质是政治监督。为夯实巡察工作基础,长垣市紧扣政治属性,围绕“四个聚焦”,系统梳理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监督内容。一是锚定“党的领导”核心维度。问题清单首先聚焦“两个维护”的政治忠诚,重点关注党组织是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中央决策部署,是否有效统筹业务与政治建设等问题。二是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关键任务。紧盯“两个责任”落实与作风建设,重点关注党委(党组)是否定期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纪检监察机构是否有效履职,是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问题。三是紧扣“党的建设”基础工程。突出监督组织功能发挥与队伍建设,重点关注党内学习教育、组织生活制度落实、干部选拔培养等环节。四是扭住“整改落实”重要环节。巡视巡察整改是检验政治担当的“试金石”,问题清单要围绕巡视巡察整改责任落实及成果运用。长垣市通过构建并运用共性清单,为各类党组织明确政治体检“基准线”,有效提升巡察监督的规范性和系统性,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
二、突出职能差异,打造清单“靶向标”
为提升巡察监督的精准性和实效性,长垣市紧扣不同领域党组织的职责使命和风险特点,分类制定政治巡察问题清单,推动监督从“一把尺”向“分类量”转变,实现精准画像、靶向发力。党政机关聚焦政策执行力。重点关注履职担当、深化改革、服务群众和权力运行情况等。事业单位聚焦公共服务质量。重点关注服务效能、公益属性和内部管理。国有企业聚焦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重点关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经营决策、资产管理和廉洁风险防控等。乡镇(街道)聚焦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重点关注治理能力、乡村振兴、民生实事和廉政建设等。开发区聚焦产业发展。重点关注管理效能、产业规划、企业服务、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等。村(社区)聚焦民生改善与基层民主建设。重点关注村(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惠民政策落实和基层民主建设等。通过实施差异化、精准化的问题清单,巡察监督针对性、操作性显著增强,真正成为发现问题的“显微镜”“探照灯”。
三、完善机制保障,提升清单“生命力”
为确保问题清单与时俱进、切实管用,长垣市建立了清单动态完善机制。一是调研先行,让清单“贴得近”。制定清单前,通过“三摸三查”掌握实情:摸职能职责,查核心业务与政治要求的结合点;摸历史问题,查以往巡察、审计、信访中暴露的高频问题;摸群众诉求,查被巡察单位服务对象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精准制定巡察对象监督重点。如在制定村(社区)巡察清单前,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摸排收集了涉及集体“三资”管理、惠民政策落实、基层微腐败等方面18个具体问题表现,均纳入清单内容。二是动态更新,让清单“跟得上”。紧跟党中央最新决策部署和上级工作要求,结合长垣实际,及时补充调整监督内容。如2023年结合中央关于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要求,在乡镇、村级党组织清单中新增“低保人员动态调整不及时”“乡村振兴项目资金使用不规范、监管不严”等内容,推动发现问题42个。三是实操导向,让清单“用得好”。清单表述避免“大而化之”,力求“一目了然”,便于巡察干部“按图索骥”、快速上手。如问题指向具体,清单中明确“是否存在违规发放津补贴”而非“是否存在廉洁问题”。同时,注重清单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通过培训、指导等方式,提升巡察干部对清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确保清单真正发挥作用,成为发现问题的“利器”。
截至目前,长垣市已系统构建涵盖6大类型党组织的政治巡察问题清单体系。通过近两轮巡察实践表明,清单的应用有效提升了监督质效,累计推动发现7个党政机关问题299个、7个事业单位问题360个、2个国有企业问题55个、13个乡镇(街道)问题856个、192个村(社区)问题2942个,为持续推动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