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示范区:巡察组里的周三“新面孔”——对村巡察与下沉“两访”贯通协同解民忧
2025-08-28 10:56 来源: 巡视办


“秦组长,我们来‘报到’了!”每周三,纪检监察干部老张和他的下沉“两访”同事们都会准时出现在巡察组驻地。他们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不驻组组员”。这并非偶然的串门,而是济源示范区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推动对村巡察与纪检监察干部下沉“两访”工作同向发力、贯通协同的具体实践,旨在合力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和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

“老张来得正好!”巡察组秦组长立刻招呼,“快看看,根据你们提供的下沉‘两访’报告和巡前介绍的‘活情况’,结合我们这几天查阅资料的情况,梳理了几个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疑点,一起碰碰?”短暂的桌面交流后,巡察干部小王和老张当即决定动身实地核实。烈日当空,两人并肩走进村庄深处……

走访结束,他们马不停蹄赶回驻地。巡察组办公室俨然成了微型“会诊室”。巡察干部与下沉“两访”干部围坐一圈,共同研判刚收集的问题:哪些村本级能立行立改?哪些涉嫌违规需深挖?哪些要移交镇(街道)或职能部门推动?

“周三协作日”成了解决群众难题的“加速器”。原本可能需要多轮流转的问题,在“纪巡协作”的有效配合中,得以高效处置。村民们感慨:“以前觉得‘上面’离得远,现在好了,巡察组和纪委的干部一起在村里转,有啥事他们真管、真解决!” 这朴实的感慨,正是对村巡察与纪检监察干部下沉“两访”贯通协同,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群众身边“烦心事”的生动写照。

据悉,正在开展的对10个村(居)巡察“回头看”期间,对村巡察组与下沉“两访”小组密切协作,共同推动解决出行安全、福利发放、拖欠补助款、邻里纠纷、人居环境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0余项,发现问题线索10余起。

责任编辑:   省委巡视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