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笔大额办公支出为何用现金支付?备用金长期留存个人账户,监管何在?”近日,新县县委巡察组进驻县住建局开展常规巡察,在延伸核查其二级机构财务账目时,一连串异常的现金支出记录引起了巡察组工作人员的警觉。
巡察组通过翻阅凭证、核对账目、个别谈话等方式深入核查发现,该局下属多家二级机构普遍存在财务制度执行“打折扣”现象:部分机构大额经费结算偏好现金支付,备用金长期游离于单位账户之外,有的甚至将数十万元备用金留存个人账户,既未按规定及时缴存,也缺乏有效监管,极易滋生挪用、侵占等廉政风险。“用现金付款省事,备用金放手里方便应急。”面对巡察组的询问,某二级机构财务人员的回答,暴露了其财经纪律意识淡薄的问题。
廉政防线不容破。巡察组当即指出该问题的严重性,向局党组发《立行立改通知书》,明确整改要求和时限,督促其切实扛起主体责任,从严从快堵塞监管漏洞。收到整改通知书后,住建局党组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整改措施,成立专项整改工作组,对下属二级机构及关联企业开展全面排查清理。通过约谈提醒相关责任人、开展财务纪律专题培训等方式,逐项压实整改责任,督促各单位限期将留存现金、备用金全部缴回单位账户。
“现在每笔资金都走对公账户,支出全程留痕,不仅规范了流程,也让我们心里更踏实了。”整改完成后,某二级机构负责人在回访时说。截至目前,相关二级机构及企业已全部完成备用金缴存工作,累计缴回资金20.2万元。该局还以此为契机,修订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备用金管理办法》等多项制度,建立“事前审批、事中监管、事后核查”的全流程监管机制,从源头上防范财务领域廉政风险。
“二级机构是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其财务管理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公共资金安全。”县委巡察办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紧盯二级机构权力运行关键点,强化巡察整改“回头看”,推动监督常态化、长效化,让每一笔公共资金都在阳光下运行,切实筑牢廉政风险“防火墙”。(新县县委巡察办 汪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