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反映的工地噪音、材料以次充好问题,这次‘回头看’后真的改了。”这是来自城区供水管网改造项目周边群众的真实反馈。
桐柏县第十二轮巡察“回头看”聚焦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剑指群众身边腐败和工程领域突出问题,从三方面着力:一看是否压实整改责任;二看是否根治突出问题;三看是否健全长效机制。本轮共发现整改不到位问题42个,新发现问题168个,针对专项问题向县委、县政府形成专题报告9个,发现问题线索94件,较好的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的稳健、高质量发展。
进驻前深度“备课”,为巡察立好“坐标系”。县委各巡察组进驻前既系统梳理“基础数据”,又开展“联合会诊”,捕捉行业性、系统性问题;更提前下沉基层“踩点”,从服务对象的抱怨、群众的闲谈中捕捉“弦外之音”。对自然资源局巡察前,通过分析12345热线投诉数据,发现“规划与实际建设不符”的高频诉求,提前将其列为重点核查方向,让后续工作有了清晰“靶标”。
进驻时精准“扫描”,让问题线索“显原形”。既从“坐下来”查台账、审凭证,从会议记录的前后矛盾、财务报销的异常签字、制度执行的“纸上谈兵”中发现蛛丝马迹,又从“走出去”听真话、察实情,通过个别谈话“敲山震虎”、延伸核查“顺藤摸瓜”、下沉走访“解剖麻雀”。对村巡察时,面对“村级账目规范”的表面报告,没有止步于账面核查,而是循着村民“没占地的也补钱”的反映,实地丈量占地情况、比对资金流向,最终查实违规发放补偿款的问题。
研判时靶向“深挖”,为巡察校准“指南针”。善于从零散问题中找关联,发现“项目招标不规范”“资金拨付滞后”等现象时,追问是否存在“主体责任落实不力”的深层问题;区分“业务问题”与“政治问题”,像“政策执行打折扣”的背后,可能是“两个维护”落实不到位的政治偏差。通过建立“问题—原因—责任”分析链条,让巡察方向从“查具体事”升级为“纠政治偏”,避免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误区。
整改时全面“闭环”,让巡察成果“见长效”。本轮巡察县委各巡察组能够将研判后的问题清单转化为“整改任务书”,明确责任主体、整改时限和标准,实行“销号管理”;突出跟踪问效,既看“当下改”的举措,更查“长久立”的机制。巡察埠江等乡镇反馈的部分社区存在党组织生活不规范、党员教育管理松散、党建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等问题,社区党委迅速行动,成立党建整改专班,对照问题清单逐一制定整改措施。
“我们将持续把巡察监督与深化工程领域改革、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结合起来,紧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工程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零容忍’,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让每一个工程项目都成为廉洁工程、民心工程,切实维护好、实现好群众切身利益。”桐柏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刘彦表示。(刘贞 范中乐 孙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