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中原行⑦丨数智赋能筑防线 清风护航促发展
2025-11-24 09:21 来源: 河南日报

轻点鼠标,跨部门数据实时汇聚碰撞;屏幕闪烁,隐性违纪线索精准浮现;扫码查询,民生资金流向全程可溯……如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正深度融入河南纪检监察工作各环节。

今年以来,省纪委监委坚持信息化建设“一盘棋”思维,指导全省各地纪检监察机关深化运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统筹推进平台建设、实战应用与治理效能提升,推动监督执纪从“依赖人工”向“数据研判”转变、从“事后追责”向“事前预警”延伸,为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破“孤岛”聚数据 织密全域监督网

“以前核查公车使用情况,要逐份翻看台账、核对票据,耗时又费力。现在可大不一样了!”11月19日,在许昌市纪委监委,只见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公车管理平台上的车辆行驶轨迹实时更新,疑似公车私用的线索被精准锁定。

这一幕,正是河南打破数据壁垒、释放监督效能的生动写照。省纪委监委立足全省统筹谋划,锚定“全要素覆盖、全流程贯通、全领域标准、全系统共享”目标,打造纪检监察大数据资源中心、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等一体化智慧载体,推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等职能部门数据“拆墙互通”,让分散的“数据碎片”汇聚成监督执纪的“数据富矿”,实现监管无死角、不缺位。

安阳市纪委监委联合18个职能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归集1642万条数据,建成四级六类监察对象廉政档案系统,10.7万份廉政数据为精准监督提供支撑;商丘市纪委监委将日常监督融入基层治理平台建设,通过统一调度公安、信访、市场监管等多部门,精准识别并督促整改不作为、慢作为等行为。

强算力优人力 靶向精准破难题

如何加强对海量数据的统筹调度、实践应用,精准发现问题、提升监督质效?强化算力赋能、优化人才梯队是关键。

在郑州市二七区,区纪委监委借助智慧监督平台,建立违规吃喝、违规领取福利待遇等监督模型,通过碰撞分析异常数据,今年以来已精准识别隐形变异“四风”问题线索70条。在开封市龙亭区,区纪委监委借助AI识别、物联感知、数据动态归集等,打造全流程闭环监管体系,今年以来精准锁定并高效处置重点风险133起。

技术落地应用,关键在人才。三门峡市纪委监委组建信息技术支援小组,聚焦查询分析、模型搭建等模块专项培养,定期开展专题培训与以案代训;郏县纪委监委分层次推进DeepSeek大模型应用培训,通过整合本地办案文书和政策文件,构建专属数据库,使AI工具更贴合本地工作实际……

在算力持续提升的基础上,各地还聚焦实战场景深化应用,结合常态化、体系化人才培养机制,形成“技术、场景、人才”三位一体格局,真正将大数据工具用活、用好、用出成效。

连“指尖”通“民心” 拓宽群众监督路

“扫描二维码,村里的集体资金去向、低保名额全都清清楚楚。”在卢氏县文峪乡三水湾村,村民呼延伟点开手机“福农通”APP,村里的资产资源管理情况一目了然。

为更好让“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河南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大数据技术与群众监督深度融合,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监督体系,推动权力监督直达基层“神经末梢”。

长葛市通过在“清风长葛”微信公众号开通“民生监察”栏目,在16个乡镇布设自助查询机,公示民生资金6.93亿元,平台访问量超112万次,实现群众监督“零距离”;濮阳市将大数据监督与民生实事深度结合,推动“阳光饮食”信息化平台覆盖全市学校食堂,让校园食品安全看得见、可监督。

数据为翼,监督提质;科技赋能,清风劲吹。“省纪委监委将以建设纪检监察工作一体化智慧平台为契机,实现全省纪检监察工作一屏通览、一网通联、一码通行、一件通用、一体通管,为正风肃纪反腐提供有力支撑。”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金京艺 郑金元)

责任编辑:   侯春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