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来了好多趟都办不下来,这次来之前心里也很忐忑,没想到很快就给办下来了。”因小区开发中的遗留问题,市民张某长期无法完成不动产登记,近日通过濮阳市纪委监委监督推动建立的“群众无过错办证”机制,他终于拿到了自己的不动产权证书。
近年来,濮阳市纪委监委创新监督方式,精准发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动真碰硬、打破常规,通过监督推动不动产登记建立“一网办、全域办、跨省办”“群众无过错办证”等工作机制,实现不动产登记服务质的飞跃,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监督机制化解不动产登记老问题。该市纪委监委推动召开全市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不动产“登记难”清理化解推进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不动产办证类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化解的指导意见》,针对用地手续不完善等无法办理不动产登记情形,建立“一案一策”动态处理机制,通过专题研究、一事一议、集中攻坚,成功化解不动产登记中存在的诸多历史遗留问题。
便民举措实现高效办事新体验。该市纪委监委系统梳理不动产登记领域突出问题,重点整治因失职失责、错误登记导致群众无法办理不动产过户交易等问题。推动全市不动产登记部门推出“群众无过错办证”制度,建立“容缺受理”“证缴分离”模式。针对群众关注的“跨市办”“跨省办”事项,与山东聊城、河北邯郸、山西长治实现不动产登记事项“跨省通办”,打破行政边界限制,解决“多地跑”“折返路”问题,显著提高登记效率,降低办事成本。
智慧服务赋能全域通办新格局。该市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系统,健全日常巡查制度和快速响应机制,实现线上线下实时监测登记过程。聚焦提升群众办事效率,大力发展人脸识别、电子合同、信息核验、线上支付、电子证照等“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实现“一网通办、秒办秒结”。打通不动产登记“市县、县县”阻隔,实现不动产登记业务市县数据互通、信息互查、业务互办,实现“就近可办”“多点能办”“全市通办”。截至目前,全市异地办理不动产相关业务2338人次,人均节约成本200元,办事便利度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盯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出实招、破难题、勇担当,做到既抓现在又管过去、既谋新事又理旧账,真正保护好群众利益。”该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吴雁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