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拿到了‘红本本’,我们家十年的心结总算解开了……”日前,面对前来督导回访的纪检监察干部,周口市铁道家园小区居民王德发老人拿着不动产权证书喜笑颜开。
小小一本证,牵动万家心。今年以来,周口市纪委监委立足监督职责定位,将推动化解不动产“登记难”作为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不动产“登记难”清理化解百日攻坚行动,协同多部门打出服务“组合拳”,以有力监督守护群众“安居梦”。
不动产“登记难”是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往往牵涉规划、建设、审批等多个行政链条。该市纪委监委紧盯主体责任落实,推动建立“部门联动+专班督导+考核问责”工作机制,实行“日报告、日调度”制度,构建贯通协同的监督治理共同体。通过调阅资料、现场查看、入户走访等方式,对存量“登记难”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分析研判,对化解进度严重滞后的区域和部门负责人及时提醒约谈,进一步传导压力。同时,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组“探头”优势,对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建局等“一把手”靠前指挥、履职尽责情况开展重点监督,对发现的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现场反馈,限期整改到位。截至7月底,全市成功化解156个“登记难”问题,惠及9.52万户。
为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化解工作带来的变化,该市纪委监委督促职能部门持续优化服务模式,推动政务服务大厅升级改造,增设便民服务点,开设“上门办”“延时办”等特色服务,上线“周易登”小程序,不断提升服务效能。该市纪委监委驻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纪检监察组在监督推动铁道家园小区项目工作中,试点设立由漯阜铁路公司、不动产登记中心、税务部门组成的联合办公室,实行“一窗受理”,持续提升群众办事便利度和满意度,实现1272户首次登记全覆盖。
针对因资金短缺、规划违规、权属受限、验收滞后等长期制约群众办证的难题,该市纪委监委精准把脉,督促职能部门建立问题台账,实行挂图作战、动态销号,并推动采取“证缴分离”“证罚分离”等措施,落实容缺受理机制,有效破解顽瘴痼疾。同时,强化警示震慑,对发现的典型问题和作风顽疾严肃追责问责、通报曝光,全力守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群众和社会关切,持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让不动产登记‘不再难’,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王创基 刘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