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璧无瑕方显珍贵,为人清白乃见正直,大家要像司马迁一样,不该拿的东西绝不能拿。”日前,鹤壁市淇滨区福源小学教师在班会课上讲述廉洁故事《司马迁拒收玉璧》,引导学生以司马迁为榜样,坚守正直、坚守原则。
近年来,鹤壁市纪委监委把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基础性工程,着力在增强精准度、覆盖面上下功夫,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整合提炼廉洁元素、着力打造廉洁矩阵,推动崇廉尚廉的新风正气不断充盈。
阵地建设是传播廉洁文化的重要基础。该市纪委监委立足本地特色和文化底蕴,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中的廉洁因子,分别在浚县、淇滨区、山城区等地打造了一批各具地域特色的廉政教育基地,并通过文字介绍、图片展示以及720VR全景技术,将线下的教育基地展馆搬到线上,持续提升廉洁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面。同时,开设“中药话清廉”“古诗词中有清廉”“中国家规”等专题专栏,充分发挥廉洁文化教育、引领和浸润作用,今年以来共推送相关视频、长图20余期。
盘活用好本地资源,才能推动廉洁文化建设活起来、实起来、强起来。该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多措并举,将廉洁理念融入群众生活,持续推动廉洁文化广泛传播、深入人心。鹤山区纪委监委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媒,在鹤壁窑非遗传承单位鹤山区中山小学打造清廉主题展厅;山城区纪委监委深挖学科里的廉洁教育资源,依托道德与法治、语文等学科课堂主阵地,将廉洁文化巧妙融入课堂;淇县纪委监委以廉戏作“镜鉴”,推出《包青天》《七品芝麻官》等清廉剧目,通过“乡村文化合作社”大舞台的形式送戏进社区、进乡村;淇滨区纪委监委推动打造“家和万事兴”廉洁小区项目,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优良家风,为全域清风正气注入“廉”动力。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挖本土资源,将廉洁文化建设与警示教育、纪律教育等统筹起来,为推进鹤壁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重要支撑。”鹤壁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悦明洋)